成語:非知之艱,行之惟艱
拚音 fēi zhī zhī jiān xíng zhī wéi jiān
解釋 艱:難。惟:為,是。`16``1`知道它並不難,實行它就難了。語出《書.說命中》:“非知之艱,行之惟艱。”孔安國傳:“言知之易,行之難。”唐.魏征《十漸不克終疏》:“語曰‘非知之難,行之惟艱;非行之難,終之斯難。’所言信矣。”後多引作〔知之非艱,行之惟艱〕。唐.柳澤《論時政書》:“臣聞知之非艱,行之惟艱。”宋.陸九淵《與曹立之》:“懈怠縱弛,人之通患。知之非艱,行之惟艱。”孫中山《心理建設(孫文學說)》五章:“總而論之,有此十證以為‘行易知難’之鐵案,則‘知之非艱,行之惟艱’之古說……皆可從根本上而推翻之矣。”郭沫若《論國內的評壇及我對於創作上的態度》:“想起古人‘知之非艱,行之惟艱’的一句話上來,真不免要汗流浹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