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賣盧龍塞
拚音 mài lú lóng sāi
解釋 借指因出賣國土而獲官祿。清黃遵憲《馬關紀事》詩: “竟賣盧龍塞,非徒棄一州。”②借指從征建立軍功。唐錢起《送王使君赴太原行營》詩: “不賣盧龍塞, 能有瀚海波。 ” ●《三國誌·魏誌· 田疇傳》:“太祖(曹操)欲侯之。疇素與夏侯惇善,太祖語淳曰: ‘且往以情喻之,自從君所言,無告吾意也。’ 惇就疇宿,如太祖所戒。疇揣知其指,不複發言。惇臨去,乃附疇背曰: ‘田君,主意殷勤,曾不能顧乎! ’ 疇答曰:‘是何言之過也! 疇,負義逃竄之人耳,蒙恩全活,為幸多矣。豈可賣盧龍之塞,以易賞祿哉?’ ” 盧龍: 古邊塞名,在今河北喜峰口一帶 。東漢建安十二年(207年)七月,曹操北征,攻打烏丸,田疇以司空戶曹椽隨軍為向導,引軍經盧龍塞出擊有功,曹操欲封田疇為侯,田疇拒絕不受,認為不能因引兵盧龍換取高官厚祿而違背隱居不仕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