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分我餘光
拚音 fēn wǒ yú guāng
解釋 指甘茂請蘇代幫助、照顧、提攜。後以此典比喻借重別人的地位為自己謀利益;或比喻向人借貸錢物。甘茂,楚下蔡(今安徽鳳台)人,曾從史舉先生學習百家學說,戰國時秦國大臣,因在統治上層裏政見不合,甘茂恐怕受害而逃往齊國,在道上遇著到秦國出使的蘇代。甘茂說:“我在秦國有罪,恐怕受害而逃出,沒有地方容身。我聽說有個窮人女兒和富人女兒一同搓撚麻線,窮人女兒說:‘我沒有錢買蠟燭,您的蠟燭光亮幸而有多餘,您可以分給我一點多餘光亮,對您自己照明沒有損害,而我卻能得到一些方便。’現在我甘茂陷入困境,您正要出使秦國而且當權。我的妻子兒女在秦國,希望您用一點剩餘力量去拯救他們。”蘇代應允了。蘇代在秦國辦理公事。不久,趁便勸秦王說:“甘茂,不是一個普通人。甘家留在秦國,連續幾代被重用。從殽山(今河南洛寧西北)要塞直到鬼穀(今陝西淳化東),那裏地形險要及平坦他都清楚了解。甘茂可以借齊國力量,聯合韓、魏,反過來算計秦國,這對秦國是不利的。”秦昭王說:“那該怎麽辦呢?”蘇代說:“大王您不如加重送給甘茂禮物,提高他俸祿,去迎接他回來。他來了就安頓在鬼穀,終身不讓他出來。”秦王說:“好。”便賜給甘茂上卿(高級大臣)官位,並派人帶著相印到齊國去迎接他。甘茂不肯去。蘇代便對齊湣王說:“甘茂是一個賢能的人。現在秦國賜給他上卿官位,並帶著相印來迎接他。甘茂感激大王賞賜,樂意做大王的臣子,所以推辭不去。現在大王準備用怎樣禮節來款待他呢?”齊湣王說:“好。”便安排甘茂上卿官位,留在齊國。秦國又免除了甘茂家裏之賦稅和徭役,用以同齊國爭著收買甘茂的心。此典又作“餘明”、“餘照”、“餘光”、“借餘光”、“分光”、“分輝”、“分光亮”。
例子 南朝宋·謝惠連《塘上行》:“願君眷傾葉,留景惠餘明。” 北周·庾信《燈賦》:“乍九光而連采,或雙花而並明。寄言蘇季子,應知餘照情。” 唐·駱賓王《螢火賦》:“儻餘光之可照,庶寒灰之重然。” 駱賓王《上兗州崔長史啟》:“倘能分其鬥水,濟濡沫之枯鱗;惠以餘光,照孀棲之寒女。” 唐·李白《陳情贈友人》:“願假東壁輝,餘光照貧女。” 唐·李商隱《為張周封上楊相公啟》:“而獨分光鄰女,貸潤監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