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賊夫人之子
拚音 zéi fū rén zhī zǐ
解釋 賊:毀壞;夫:這,那。害了人家的兒子。對引導別人犯錯誤者的斥責
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先進》:“子路使子羔為費宰。子曰:‘賊夫人之子!’”
例子 晉·孫盛《魏氏春秋》:“盛以此為美談,無乃~與?”
語法 作賓語;用於書麵語
典故
賊:毀壞。
夫:這,那。
害了人家的孩子。
常用於對錯誤導向者的斥責。
語出《論語.先進》:“子路使之羔為費宰。子曰:‘賊夫人之子!’”何晏集解:“包氏曰:‘子羔未熟習而使為政,所以賊害人也。’”《三國誌.魏誌.崔琰傳》裴鬆之注:“《魏氏春秋》曰:‘(孔)融對孫權使有訕謗之言,坐棄市。二子年八歲,時方弈棋,融被收,端坐不起。左右曰:而父見執,不起何也?二子曰:安有巢毀而卵不破者乎?遂俱見殺。’臣鬆之以為孫盛之言,誠所未譬,安有見父收執而曾無變容,弈棋不起,若在暇豫者乎?盛以此為美談,無乃賊夫人之子歟?”《世說新語.文學》:“鄭玄在馬融門下。及玄業成辭歸,既而融有禮樂皆東之歎。恐玄擅名,而心忌焉。玄亦疑有追,乃坐橋下在水上據屐。融果轉式逐之,告左右曰:‘玄在土下水上而據木,此必死矣。’遂罷追,玄竟以得免。”劉孝標注:“馬融海內大儒,被服仁義。鄭玄名列門人,親傳其業。何猜忌而行鴆毒乎?委巷之言,賊夫人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