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行若由夷
拚音 xíng ruò yóu yí
解釋 行:行為;由、夷:指春秋時的許由和伯夷,古代的廉潔之士。比喻品德高尚,做人清正廉潔。
出處 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若仆大質已方缺矣,雖才懷隋和,行若由夷,終不可以為榮,適足以見笑而自點耳。”
例子 方今讒人高張,賢士無名,雖材懷隋和,~的,終不能達九重。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一百八回
典故
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若仆大質已方缺矣,雖才懷隋和,行若由夷,終不可以為榮,適足以見笑而自點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