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刑天爭神
拚音 xíng tiān zhēng shén
解釋 刑天:古代神話中的人物。刑天敢於和天帝爭奪神位。後比喻大無畏的精神。
出處 《山海經·海外西經》:“奇肱之國之北,其人一臂三目,有陰有陽,乘文馬。有鳥焉,兩頭,赤黃色,在其旁。刑天與帝至此爭神。帝斷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為目,以臍為口,操幹戚
語法 作賓語、定語;用於比喻句
典故
《山海經.海外西經》(卷三):“奇肱之國在北。其人一臂三目,有陰有陽,乘文馬。有鳥焉,兩頭,赤黃色,在其旁。刑天與帝至此爭神,帝斷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為目,以臍為口,操幹戚以舞。”
傳說刑天與天帝競登神位,被砍掉了頭,仍以乳為目,以臍為口,持幹戚揮舞戰鬥。
後因以“刑天爭神”比喻大無畏不屈不撓的精神。
晉.陶潛《讀山海經》詩:“形天舞幹戚,猛誌固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