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笑中有刀
拚音 xiào zhōng yǒu dāo
解釋 形容對人外表和氣,內心卻十分陰險毒辣。
出處 唐·白居易《天可度》詩:“看不見李義府之輩笑欣欣,笑中有刀潛殺人。”
例子 既處權要,欲人附己,微忤意者,輒加傾陷。故時人言其~,又以其柔而害物,亦謂之‘李貓’。 《舊唐書•李義府傳》
語法 作謂語、賓語、定語;指內心狠毒
故事 唐朝大臣李義府聽說獄中有一個美貌的女犯,他叫獄吏畢正義釋放她,然後就占為己有,大臣王義方告發畢正義。李義府逼畢正義上吊自殺,同時還在皇帝麵前詆毀王義方,把他革職流放到邊遠地區。李義府表麵謙和,暗中害人,笑裏藏刀
表麵溫柔恭順而內心陰險毒辣。
出自唐人對李義府的評價。
李義府(614-666年),瀛州饒陽(今河北饒陽)人。
唐太宗時曾任監察禦史、太子舍人、崇賢館直學士等職。
高宗即位後任中書舍人。
因積極讚助武則天為皇後,升任宰相。
其人外表十分溫柔恭順,與人言談必帶笑容,但實際上卻陰險刻毒。
凡有與自己意見不同者,便想方設法加以陷害。
因此當時人說他是“笑中有刀”,或“笑裏藏刀”。
又以其柔而害物,稱之為“李貓”或“人貓”。
龍朔三年(663年)其罪行被揭發,流至巂(xī西)州。
乾封元年(666年)死。
【出典】:《舊唐書》卷82《李義府傳》2766-2767頁:“義府貌狀溫恭,與人語必嬉怡微笑,而褊忌陰賊。既處權要,欲人附己,微忤意者,輒加傾陷。故時人言義府笑中有刀,又以其柔而害物,亦謂之‘李貓’。”
【例句】:唐·白居易《無可度》:“君不見,李義府之輩笑欣欣,笑中有刀潛殺人。” 宋·陸遊《十月四日夜記夢》:“森然義府刀,誰為叔度陂?” 宋·陸遊《六言》之四:“勿倚新知可樂,笑中白刃如霜。” 元·關漢卿《張鼎智勘魔合羅》:“不承望笑裏藏刀,眼見是喪荒郊。” 元末明初·施耐庵《水滸傳》19回:“這是笑裏藏刀,言清行濁的人。” 清·天花藏主人《玉支璣》20回:“正是:小人災禍暗中挑,災禍挑成隻一逃,背地說人言帶劍,當前依舊笑藏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