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思不出其位
拚音 sī bù chū qí wèi
解釋 思:考慮;位:職位。考慮事情不超過自己的職權範圍。比喻規矩老實,守本分。也形容缺乏闖勁。
出處 《周易•艮》:“《象》曰: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論語·憲問》:“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例子 評論固然不可,妄自頌揚也不可,這就是“~”。 魯迅《且介亭雜文·隔膜》
典故
位:本位,指本分所守之位。
所思所慮不超越本位。
表示考慮問題,要在本職範圍以內。
語出《易.艮》:“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三國.蜀.諸葛亮《便宜十六策.思慮》:“夫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故君子思不出其位。”魯迅《且介亭雜文.隔膜》:“奴隸隻能奉行,不許言議;評議固然不可,妄自頌揚也不可,這就是‘思不出其位。’”也引作〔思不出位〕。
唐.張九齡《故許州長史趙公墓誌銘》:“學以入官,思不出位,格言清論,始誦今行。”宋.邵伯溫《邵氏聞見錄》卷六:“賈黃中,知製誥,遷翰林學士。太宗多召見,訪以時政得失。對曰:‘職當書詔,思不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