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時難得而易失
拚音 shí nán dé ér yì shī
解釋 時機難以得到而容易失掉。
出處 《史記•齊世家》:“吾聞,時難得而易失,客寡甚安,殆非就國者也。”
例子 ~,民難安而易危。 宋·蘇軾《除範純仁特授太中大夫守尚書右仆射兼中書侍郎進封高平郡開國侯加食邑實封餘如故製》
典故
良好的時機很難得到,卻容易丟失。
勸人不要錯過時機。
語出《史記.淮陰侯列傳》:“夫功者難成而易敗,時者難得而易失也。”《後漢書.皇甫嵩傳》:“難得而易失者時也。時至不旋踵者幾也。故聖人順時以動,智者因幾以發。”唐.陳子昂《為喬補闕論突厥表》:“然臣聞之,難得易失者時也;易遇難見者機也。”也用作勸人愛惜時光之語。
《淮南子.原道訓》:“聖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時難得而易失也。”唐.白居易《為人上宰相書》:“故孔子曰:‘日月逝矣,歲不我與’。此言時之難得而易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