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人之水鏡
拚音 rén zhī shuǐ jìng
解釋 人間的水和鏡子,可以照清人的形象。比喻十分精明又通曉整理的人。
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此人,人之水鏡也,見之若披雲霧睹青天也。”
典故
《三國誌.蜀書.龐統傳》裴鬆之注引《襄陽記》:“諸葛孔明為臥龍,龐士元(統)為鳳雛,司馬德操(徽)為水鏡,皆龐德公語也。”《世說新語.賞譽》:“衛伯玉(瓘)為尚書令,見樂廣與中朝名士談議,奇之,……命子弟造之,曰:‘此人,人之水鏡也。見之若披雲霧,睹青天。’”
水鏡,是以水和鏡的清明比喻人的明鑒或性格的爽朗。
見到這種精明剔透的人,好像雲開霧散,青天澄徹,自己的心胸也頓覺開朗。
後因用為詠人精明爽朗之典。
宋.蘇軾《次韻僧潛見贈》詩:“道人胸中水鏡清,萬象起滅無逃形。”《南史.孔休源傳》:“不期忽覯清顏,頓祛鄙吝,觀天披霧,驗之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