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民情土俗
拚音 mín qíng tǔ sú
解釋 一地的人情世故,風俗習慣。
出處 明·清溪道人《禪真逸史》第三十八回:“到任諸事皆畢,薛舉體訪民情土俗,頒號令約束軍民人等、差心腹將土巡按州縣,拿問貪官汙吏,訪察巨惡積奸。”
例子 順德近接省會,~,仕弟必一一措置得宜。 清·惲敬《與福子申》
語法 作主語、賓語、定語;指風俗習慣
典故
並列 一個地方的人情世故,風俗習慣。
清·惲敬《與福子申》:“順德近接省會,~,仁弟必一一措置得宜。”△多用於社會習俗方麵。
也作“風土人情”、“民情物理”、“民俗風情”。
近義詞 風土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