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麻姑搔背
拚音 má gū sāo bèi
解釋 典出 晉 葛洪 《神仙傳》。謂仙人 麻姑 手纖長似鳥爪,可搔背癢。 唐 李白 《西嶽雲台歌送丹丘子》詩:“ 明星玉女 備灑掃, 麻姑 搔背指爪輕。” 金 王若虛 《王內翰子端詩其小樂天甚矣漫賦三詩為白傅解嘲》之三:“妙理宜人入肺肝,
典故
晉.葛洪《神仙傳.麻姑》:“漢孝桓帝時,神仙王遠字方平降於蔡京家。”“蔡京亦舉家見之,是好女子,年可十八、九許……”
“又麻姑鳥爪,蔡京見之,心中念言:背大癢時,得此爪以爬背,當佳。方平已知京心中所念,即使人牽京鞭之,謂曰:‘麻姑,神人也。汝何忽謂爪可以爬背耶?’但見鞭著京背,亦不見有人持鞭者。”
蔡京見麻姑指爪纖細,因而產生“搔背”之想。
神仙認為是褻瀆神明,故體罰他。
後因以“麻姑搔背”用為仙人侍奉的典故。
唐.李白《西嶽雲台歌送丹丘子》詩:“明星玉女備酒掃,麻姑搔背指爪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