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呼天搶地
拚音 hū tiān qiāng dì
解釋 搶地:觸地。大聲叫天,用頭撞地。形容極度悲傷。
出處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回:“肖雲仙呼天搶地,盡哀盡禮,治辦喪事,十分盡心。”
例子 彼等何辜,忍令其~而死也。 《清史稿•韓朋賦》
語法 作謂語、定語;形容極度悲傷
又作“搶地呼天”。
呼天:大聲叫天。
搶地:用頭撞地。
指大聲叫天、用頭撞地,悲戚地哀求或呼冤的動作。
清太宗(1592-1643年)皇太極(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第八子)父死,旋即帝位,次年改元天聰元年(1627年)。
天聰四年(1630年),他的部將圖爾格等率兵在灤州(今河北灤縣)、永平(今河北盧龍縣)等地與明軍作戰,失利敗退,他命拘押敗將議罪,有的自認有罪請死。
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說:你們沒有將率領的部隊全部撤回,陷落在山海關以內會被明軍所殺,逃回來的人馬來到這裏我又殺死你們,這對我又有什麽益處?而且你們既然攜帶俘虜繳獲的一些漢人和牲畜回來,為什麽不收集我們戰敗的士兵與他們一起回來?他們有什麽罪?你們難道忍心使戰敗的士兵大聲叫天、用頭撞地極端悲傷而被殺死嗎?
【出典】:《清史稿》卷233《圖爾格傳》9372頁:“上(清太宗皇太極)曰:‘汝等不能全師歸,陷於彼為敵所殺,歸至此朕又殺之,於朕複何益?且汝等既攜俘獲人畜而還,何不收我士卒與之俱來?彼等何辜,忍令其呼天搶地以死也?’”
【例句】:清·黃宗羲《前鄉進士澤望黃君壙誌》:“山奧江村,枯槁憔悴,呼天搶地,竟隕其身。”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17回:“太公瞑目而逝,合家大哭起來,匡超人呼天搶地,一麵安排裝殮。”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40回:“蕭雲仙呼天搶地,盡哀盡禮,治辦喪事,十分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