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覆公折足
拚音 fù gōng zhé zú
解釋 比喻不勝重任,敗壞公事。
出處 《周易•鼎》:“鼎折足,覆公餗。”
例子 太尉樊裬,司徒許相,皆竊位懷祿,苟進無恥,終無匡救之益,必有~之患。 晉·袁宏《後漢紀•獻帝紀》
語法 作賓語、定語;用於書麵語
典故
源見“折鼎覆𫗧”。
比喻不勝重任,敗壞公事。
晉 袁宏《後漢紀.獻帝紀二》:“太尉樊稜,司徒許相,皆竊位懷祿,苟進無恥,終無匡救之益,必有覆公折足之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