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非戰之罪
拚音 fēi zhàn zhī zuì
解釋 不是戰爭本身的罪過。一般用來作為戰爭失敗開脫罪責之辭。
出處 《史記•項羽本紀》:“然今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
例子 臣渦陽退衄,~,實由陛下君臣相與見誤。 《梁書•侯景傳》
語法 作謂語、賓語;用於戰爭失敗的托詞
典故
不是戰爭的罪過。
表示失敗乃是天意。
語出《史記.項羽本紀》:“項王自度不得脫,謂其騎曰:‘今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梁書.侯景傳》:“臣渦陽退衄,非戰之罪。”《聊齋誌異.葉生》:“生曰:‘是殆有命’借福澤為文章吐氣,使天下人知半生淪落,非戰之罪也,願亦足矣。’”清.歐陽兆熊《水窗春囈》卷上:“時威毅方出師征撚,予問此行勝負何如?曰:‘此亦定數,非戰之罪也。’”錢鍾書《談藝錄.四》:“此譬之敗軍之將,必曰‘非戰之罪’,歸咎於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