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方外司馬
拚音 fāng wài sī mǎ
解釋 方外:指世外,超脫了世俗禮教之外;司馬:古代官名。雖然當了官,卻不拘於禮教法規。
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簡傲》:“俄而引奕為司馬,奕既上,猶推布衣交。在溫坐,岸幘嘯詠,無異常日。宣武每曰:‘我方外司馬。’”
典故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簡傲》:“〔桓溫〕引奕(謝奕)為司馬。奕既上,猶推布衣交。在溫坐,岸幘嘯詠,無異常日。宣武每曰:‘我方外司馬。’”後因以稱居高官而不拘禮俗的人。
《北史.王晞傳》:“〔王晞〕性閑澹寡欲……在並州,雖戎馬填閭,未嚐以世務為累。良辰美景,嘯詠遨遊,登臨山水,以談宴為事,人士謂之‘方外司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