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五行俱下
拚音 wǔ xíng jù xià
解釋 指讀書敏捷神速。
出處 《三國誌•魏誌·應瑒傳》裴鬆之注引華嶠《漢書》:“瑒祖奉,字世叔。才敏善諷誦,故世稱‘應世叔讀書,五行俱下。’”
例子 元·李治《敬齋古今注》第四卷:“應奉讀書,~,宋孝武讀書奏,能七行俱下,善言其敏也。”
語法 作謂語、定語;形容閱讀的速度極快
典故
漢 孔融《汝潁優劣論》:“汝南 應世叔(應奉字世叔),讀書五行俱下。”《南史.宋孝武帝》:“少機穎,神明爽發,讀書七行俱下,才藻甚美。”《梁書.簡文帝紀》:“〔太宗〕讀書十行俱下。九流百氏,經目必記。”又《昭明太子統傳》:“太子美姿貌,善舉止,讀書數行並下,過目皆憶。”後遂以形容讀書速度極快。
多稱讚人資質高,十分聰明。
宋 陸遊《老學庵筆記》卷二:“王性之讀書真能五行俱下,往往他人才三四行,性之已盡一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