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未可同日而語
拚音 wèi kě tóng rì ér yǔ
解釋 指兩者相差很大,不能相提並論。
出處 宋·蘇軾《放鶴亭記》:“由此觀之,其為樂未可以同日而語也。”
例子 孫中山《裁兵宣言》:“漸進之與頓改,其圖功之利鈍,收效之速緩,昭然~。”
語法 作謂語;形容不能相比
典故
謂兩種事物差別很大,不能相比。
宋蘇軾《放鶴亭記》: “由此觀之,其為樂未可以同日而語也。” 參見:○不可同日而語
近義詞 不可同日而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