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望屋而食
拚音 wàng wū ér shí
解釋 指軍行不帶糧草,隨處就食。
出處 漢·賈誼《新書•過秦》:“望屋而食,橫行天下。”
例子 清·戴名世《撫盜論》:“~,創立名字,所過千裏無雞犬之聲。”
語法 作謂語、定語;用於書麵語
典故
謂軍行不帶糧草,隨處就食。
漢 賈誼《新書.過秦下》:“然陳涉率戍卒散亂之眾數百,奮臂大呼,不用弓戟之兵,鉏耰白梃,望屋而食,橫行天下。”清 戴名世《撫盜論》:“吏斬艾良民,父子兄弟駢首就戮。望屋而食,創立名字,所過千裏無雞犬之聲。”亦作“望屋以食”。
宋 葉適《外論一》:“張良、陳平蓋策士,而絳灌之為丞相主國論者,故奮挺大呼望屋以食之人也,是亦安能知先王之意哉!”
近義詞 望屋以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