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頭昏眼花
拚音 tóu hūn yǎn huā
解釋 頭腦昏暈,眼睛發花。
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四十一回:“瞿耐庵到任不多幾日,不要說別的,但是本衙門的開銷,什麽差役工食、犯人口糧,他胸中毫無主宰,早弄得頭昏眼花,七顛八倒。”
例子 太陽曬得人~。
語法 作謂語、狀語;指頭腦眩昏,視力模糊
典故
形容人處於窮於應付的驚愕、疲憊等狀態。
《官場現形記》三一回:“此時製台正被他弄得頭昏眼花,又見他自己離位指點,毫無官體,本來就要端茶送客的,如今見他這個樣子,倒要看看他的條陳如何講。”亦作“頭昏眼暈”。
《說嶽全傳》二五回:“李太師被張保背著飛跑,顛得頭昏眼暈。”亦作“頭昏眼暗”。
《說嶽全傳》六九回:“張國乾正跌得頭昏眼暗,扒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