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靡衣偷食
拚音 mǐ yī tōu shí
解釋 靡:華麗;偷:苟且。美衣甘食,苟且偷生。
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韓信傳》:“眾庶莫不輟作怠惰,靡衣偷食,傾耳以待命者。”
例子
昔毛玠在朝,士大夫不敢靡衣偷食。
★《梁書·武帝紀上》
語法 作謂語、定語;形容富貴的人苟且偷
典故
靡:華麗。
偷:苟且。
謂穿華麗之衣,苟且而食。
形容預感末日將臨,不作長久打算,渾渾噩噩過著奢華的日子。
《漢書.韓信傳》:“今足下……名聞海內,威震諸侯,眾庶莫不輟作怠惰,靡衣偷食,傾耳以待命者,然眾勞卒罷,其實難用也。”李賢注:“靡,輕麗也……偷,苟且也。言為靡麗之衣苟且而食,恐懼之甚,不為久計也。”《梁書.武帝紀上》:“昔毛玠在朝,士大夫不敢靡衣偷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