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自鳴得意
拚音 zì míng dé yì
解釋 鳴:表示,以為。自以為了不起,表示很得意。
出處 清·蒲鬆齡《聊齋誌異·江城》:“姊妹相逢無他語,惟各以閫威自鳴得意。”
例子 姊妹相逢無他語,惟各以閫威~。 清·蒲鬆齡《聊齋誌異•江城》
語法 作謂語、定語、狀語;指自以為是
歇後語 鬧鍾打哈哈;枯樹上的知了
鳴:表示。
自己表現自己,顯得十分稱心如意。
明.沈德符《野獲編.曇花記》:“近年屠作曇花記。忽以木清泰為主,嚐怪其無謂。一日遇屠於武林,命其家僮演此曲,揮策四顧,如辛幼安之歌千古江山,自鳴得意。”《聊齋誌異.江城》:“姊妹相逢無他語,惟各以閫威自鳴得意。”梁啟超《孔子教義實際裨益於今日國民者何在欲昌明之其道何由》:“吾雅不願采擷隔牆桃李之繁葩,綴結於吾家杉鬆之老幹,而沾沾自鳴得意。”
近義詞 洋洋得意 , 得意忘形 , 自得其樂 , 沾沾自喜 , 自命不凡 , 躊躇滿誌
反義詞 垂頭喪氣 , 灰心喪氣 , 心灰意懶 , 妄自菲薄 , 自慚形穢
英語 crow over
日語 みずから得意(とくい)がる
法語 être infatué de soi-même
德語 sich (aufgrund eigener Erfolge) stolz fühl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