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無所事事
拚音 wú suǒ shì shì
解釋 事事:前一“事”為動詞,做;後一“事”為名詞,事情。閑著什麽事都不幹。
出處 清·黃宗羲《萬貞一詩序》:“其人為詩者,亦必閑散放蕩,岩居川觀,無所事事而後可。”
例子 上承總統指揮,下受委員成議,鎮(整)日間無所事事,反象似贅瘤一般。(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一五回)
語法 作謂語、定語、狀語;指無事可幹
典故
事事:做事情。
閑著什麽事也不幹。
清.黃宗羲《萬貞一詩序》:“其人之為詩者,亦必閑散放蕩,岩居川觀,無所事事而後可。”《文明小史》四五回:“平日豐衣足食,無所事事,一個月難得上兩趟洋務局。”
英語 hang heavy on somebody's hand